《东方
Project
》与《
Muse Dash
》的联动终于来了,深水炸弹级的效果甚至让一些沉静潜水多年的老粉丝都在光速上浮冒泡,说这波是又一次的
“
”
毫不为过。
有趣的是,在这次联动公布之初,很多对东方系列有所了解的
“
中老年
”
玩家,第一反应更多的是一种错觉
——
咦?居然不是双方早就联动过了?会有这种想法,就是因为双方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合拍,在命运的长河中似乎早该相遇了。
那么,这种感觉是如何自然而然产生的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东方
Project
的游戏因缘】
东方系列作为大名鼎鼎的同人御三家之一,其音乐一直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在《东方
Project
》还没有铺天盖地同人作品的早期阶段,很多人就是被其印象深刻的优美曲子打动了灵魂,一头扎进了幻想乡。此外由于正作是门槛较高的
STG
形式,很多非硬核的爱好者实在难以上手体验,便有了
“
买
CD
送游戏
”
的戏称,可见东方系列乐曲的份量比重。
就算打不过姐姐也能靠音乐的钥匙去认识她妹妹,对入门还是蛮重要的
也正是凭借音乐的超猛输出,大大拓展了东方系列的魅力,让更多的普通爱好者们即便无法体验正作的游戏内容也能分享、体验幻想乡世界的美好。在东方系列
“
作业用乐曲
”
加持信仰的陪伴下,同人创作层出不穷的涌现,如漫画同人志、小说、音乐、广播剧、手书、游戏,甚至后来点满科技树迎来的高水准商业级质量的动画等等。
在这些作品的进一步带动下,幻想乡具备了更大的包容性,也在各种形式、题材、内容上形成了宛如地毯式覆盖的效果。当时的盛况概括出来,堪称
“
天下无人不东方
”
,一个黄金时代的传奇就此开启。
反正放不下就随便乱塞几张拼一拼吧
……
具体到游戏领域,这种地毯式覆盖的体现很直观,任何一种成型的游戏类型,甚至元素交叉融合不便归类的新类型,都可以找到东方同人版本。科技树最短的文字型
AVG
自不必说,当年火出圈的横板
ACT
《红魔城传说》至今依旧是传说,顺手掏出一串《东方人形剧》
RPG
、《图书馆保卫战》
RTS
、《幻想少女大战》
SLG
等等已经是成吨的输出了,可以说喜欢任何一种游戏类型的玩家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传送门入住幻想乡,也是任何一个商业
IP
都难以企及的夸张广度。
这一庞大的覆盖热潮虽然随着时代变迁有所消退,但至今仍有余韵。今天在
STEAM
平台随便搜搜
“
东方
”
,仍旧可以给你蹦出
00
来号结果,无论是时髦的
D
肉鸽,或是全
3D
的
“
王牌空战
”
,甚至是赛车型
“
极品飞人
”
,处处依旧有幻想乡的存在
——
没有啥是幻想乡没有的,如果真没有,就靠自己的双手把它肝出来。
对军宝具,宅之财宝
只不过在这热闹的
“
全覆盖
”
规模之下,唯独作为东方系列核心之一的音乐游戏,却显得微妙的差了一点点。东方曲目的出勤率固然非常高,几乎所有的知名音乐游戏都会收录几首,比如人人皆知的《太鼓达人》,不能说
“
没得搞
”
,但也就是有一下而已。
特别是,很多联动音游较为硬核,颇具门槛。想想大量的东方爱好者本非硬核游戏老鸟,拼尽毕生战力也过不去《东方永夜抄》简单难度真没啥好奇怪的,那何谈去体验一把当时普遍硬核的音游之爽快。相较于其他游戏类型的热闹,不能不说存在着一定遗憾。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
更加让人拉大心理落差的是,《东方
Project
》的同人音乐创作本就井喷式的丰富,优秀作品前赴后继,一场
CM
下来数量上甚至真能做到字面上的
“
万里挑一
”
,如果真要做个音游,备选清单简直能做到
“
单曲成军
”
的地步
——
如此华丽的积淀,居然没几个合适的舞台来展现,未免有些令人惋惜。
不过,这也许正是东方系列音乐游戏创作发挥的难点所体现之处。东方系列音乐作品的井喷式创作,极大推动了同人
PV
的发展,大量音画结合优秀的
PV
也跟着音乐作品一起井喷,给业界提供了很多灵感和人才,同期一些其他作品还在
“
一图流
”
苦苦挣扎时,东方歌曲
PV
早就各种动画手书花样秀时髦值的满天飞了。同时,这种带着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渲染的
PV
,也是种
“
复合式
”
的信息轰炸表现手法,在不经意间带高了爱好者们的欣赏标准。
音游玩起来当然顾不上细看,但推荐他人时还是需要面善的
这就间接导致至今以来一些音游其实很难驾驭东方庞大的内容,毕竟很多音游并不很靠视觉效果、人物性格之类
“
附加值
”
作为卖点,就算有一些酷炫前卫的简约式
UI
设计,去和海量的各种东方
PV
们正面一撞也得七零八落。与其给人看到商业级表现力打不过同人的尴尬,索性还是仅限于曲目收录的程度吧,深度结合实在搞不定。
这件事中唯一让东方爱好者略感安慰的是,随着东方系列在文化创作领域地位慢慢变高,东方曲目对于音游来说也成了某种
“
名门正派
”
的质量认证,如果有收录东方神曲,就平添了几分积极的存在感,亦或者说是情怀的寄托
——
毕竟如今不分国内外的很多从业者,就算面上看不出来,其实也是深藏着的幻想乡居民呢。
但总之,很多陈年老粉时不时还是会有这个想法:我上哪找个轻松、好看、有趣的地方爽爽东方的神曲们呢?
【
与二次元】
由心动发行的《
MuseDash
》(以下简称《
MD
》)上线已经三年有余,从最初公布就以独特的多彩气质在众多高冷型音游中独树一帜,不仅有亲和力很高的二次元卡通包装,实际玩起来也是完全不需要国产滤镜加持的高质量,也是现存最棒的音游之一。
如果现在有新人想玩音游,
MD
绝对是很好的选择
《
MD
》除了有着丰富多彩的高质量曲库这一音游硬指标之外,最特色的就是源于跑酷游戏的谱面展示形式,并借此角度加入了符合时代口味的偶像化角色,她们不仅有着一定的故事背景设定以及吸引人的鲜明个性,还把这些元素与游戏系统深度结合,形成了复合式的展现效果,大大增加了游戏的感染力。
这种
“
复合式
”
的输出方式,与东方
project
本就有着相似的气质,而曲库里还有一些曲子虽然真的并无关系,却听起来就让人觉得
“
很东方
”
,例如《アルメリアの鳥籠》这首绝对是不止一个东方众驻足过的曲子。
群众的眼
er
睛
duo
总是雪亮的
此外,《
MD
》在上线后的两年间举办的运营联动也颇有品味。无论是音游业内大厂的《
GROOVE COASTER
》,或是
“
你们都懂
”
的《多娜多娜》,都有着相当的宅度体现,还不忘拉着新秀《节奏医生》《泡沫冬景》一起玩耍等等,里外都透着一种
“
很懂
”
的气息,论二次元浓度那是妥妥到位。
于是,在上述若干前提之下,对于消息不那么灵通的爱好者们来说,在了解到《
MD
》有过这些热闹的联动经历以后,也自然会默认以音乐为核心的二次元重头
IP
东方系列,应该早就联动过了
——
或者倒过来说让人意识到
“
原来没有吗?
”
几乎有种惋惜的感觉,总觉得至少应该名单前排才对嘛!
玛莉嘉还承包了今年很多短视频的节奏扭腰内容,也算是非常出圈了
【天作之合】
东方系列的逐渐崛起,有诸多独特因素的加持,也正是因为既有音乐这个核心要素,又不限于仅在部分范畴展现魅力,才做到了越是广阔的舞台越能猛力输出的效果。而在众多的音乐游戏里,《
MD
》凭借丰富、靓丽、新潮的画面演出效果,以及简约又不失新意的玩法,自然有着极大的契合度。
实际上很多东方爱好者接触《
MD
》之初,都难免有种奇怪的既视感
——
我总觉得我好像玩起了《东方电气笛》?当然没啥奇怪的,《
MD
》本就参考的是手机端跑酷式游戏,而这类游戏的科技树前置原型,也是东方同人
PV
喜欢致敬的经典横板平台跳跃
ACT
。同一个祖宗的不同分支,如今终于重逢了,这可不是缘份,是
“
很懂
”
才会去做的事情。
PV
稍微加点
UI
好像就能装成《
MD
》的游戏画面了
……
(不是)
在联动关卡中,也藏着各种各样颇具匠心的小细节能让东方爱好者会心一笑。
比如《
無意識レクイエム 》这首歌里,有一些结合了《
MD
》玩法的隐身音符出现, 它们的出现点都是恰好压着歌曲情绪里诡异之物迫近的点,这是非常了解歌曲的里里外外才能做出的设计。
如何简单说明有多懂,这是《
MD
》给《
Bad Apple
》特别准备的风格界面
此外,音乐游戏的硬核劝退问题,《
MD
》也有很好的答案。由于仅需要两个按键的简化操作,自从上线以来《
MD
》就吸引了很多普通玩家的注意,还有各种各样的召唤物功能给不同习惯的玩家增加通关助力,有着极大的玩法兼容空间,哪怕是打不过
EASY
难度东方原作的人也完全不用发愁游戏体验。同时高难度也依旧保持了很好的挑战性,有着很高的操作上限杜绝乏味平淡。《
MD
》如此高的包容性,也是与东方系列有所暗合了。
额外追加的是,《
MD
》也是近年来难得持久支愣着的一款不需要国产滤镜的国产音乐游戏,而作为一个中国玩家,能在《
MD
》中与东方歌曲重逢,就像前文说的那样,像是某种
“
认证
”
终于到来,也是多了一份情怀的落定吧。
概括来说,嗨呀总算来了,我真是等的好久!这波啊,这波确实是
“
计划通
”
,飞速搞起就是了
~
暂无评论内容